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低碳的道德哲学意义

来源:低碳世界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1-0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低碳的道德哲学意义任春强(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江苏南京)摘要:与以往的环保概念相比照,低碳是一种可以量化的行动,这种可量化性能有效促成大众去从事环保活动。低碳直接应对

低碳的道德哲学意义任春强(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江苏南京)摘要:与以往的环保概念相比照,低碳是一种可以量化的行动,这种可量化性能有效促成大众去从事环保活动。低碳直接应对导源于工业革命的种种高碳活动,其深层原因为:人类中心主义这种思维方式通过奠基于自然科学理论的现代技术群,而转变为破坏天地万物和谐状态的现实力量,人类的贪欲和现代技术的结合不仅污染了自然环境,同时也污染了人类的心灵环境。由于碳的普遍存在,低碳为人类提供了去重新审视自身与天地万物的相处之道和自己生命之本分的契机,但并不能由此断言低碳是人类最好的生存方式和生命样态。关键词:低碳;可量化的行动;人类中心主义;工业革命;现代技术;贪欲;和谐中图分类号:.B82—0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165(2011)03—0006—05当下,人的心灵世界和物质世界均深陷在人自身招致的巨大危机里,人类被自己所创造的东西拖拽着,正加速走在一条失控——由人自己开始却难以控制——的毁灭之途上。尤其是与科学相伴生的现代技术群成为现时代的决定性特征之一,与技术群打交道成为了人类的宿命,而现代技术普遍地包含着碳元素。从工业革命开始,碳的存在样态发生着急剧变化,由碳的稳定平衡状态到高碳样态,而高碳的实质为人的心灵和自然环境的一系列多米诺骨牌式的恶变。在人类的心灵还没有彻底觉醒之前,必须要有一种技术性的行动来应对高碳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这种行动就是低碳。在这类行动的不断强化中,可以期待人类心灵的觉醒,进而重新审视人类在宇宙天地问的位置和本务(本分),及其如何同天地万物和谐相处。一、低碳:一种可以量化的行动低碳的本质特性是可直接量化的行动,量化意味着可以直接通过某些看得见的数据或图表将碳的排放量直观地表示出来,这个特点对大众来说十分重要。以往的环保或生态观念之所以很难让大众形成行为习惯,不在于大众不知道和不认同这些观念及其合理性,而在于这些概念十分宽泛和抽象,导致大众不知道如何着手自己的环保活动。没有一个可以量化的尺度存在,大众很难确证自己的环保行为是否取得了相应的成效,比如以前的环保口号是“节约用电”,而基于低碳观念的理解,其表达为“发电以碳的排放为前提,一度电对应着相应的碳排放量,而碳的排放将直接影响整个地球的生存环境,所以,为了保护生存环境,请节约用电”,这种表达可精简为“每节约一度电会减少0.785千克的碳排放量”,其理论化的表达为“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即“碳耗用量”,它指个人、家庭或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以二氧化碳为标准计算,以形象的‘足迹’为比喻,说明了我们每个人都在天空不断增多的温室气体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推进碳的可视化进程口J,将碳的排放直观化、量化和公式化,很容易使普通大众意识到自己的微小行动有助于保护整个地球的生存环境,这样一种满怀成就感的意识在经过一些低碳实践活动的强化过后可转化成收稿日期:2011—06一05作者简介:任春强,男,四川绵阳人,东南大学人文学院2010级伦理学博士生,研究方向:中国伦理。——6——2011年总第43期任春强:低碳的道德哲学意义一种责任感,即心灵的内在必然意愿或“内在自律”【3J,这种责任感一旦确立,就能形成一种强大的行为习惯,继而产生出一系列必然性的环保行动。以往的环保观念,一方面失之于概念的宽泛性,因而显得特别抽象,对于环保这类观念来说,过于抽象便没有实践力,而没有力量感,大众可能会消极、懈怠地对待环保事业,由此对环保活动造成致命打击,一个好的观念因其宽泛抽象而被大众所冷落,这不能不说是以往环保观念的悲哀。另一方面为了让环保观念得到落实,人们会绞尽脑汁为其进行各种理论说明和论证,可悲的是,环保理论越具体,大众就越难行动,他们迷失在诸理论之间无休止的争辩中,无法切实地理解到底怎样行动才会保护环境。而低碳直接就是一种行动,低碳行动先于低碳概念,因为低碳的内涵十分简练,是指可量化的、低的碳排放量,越低越好,最好是通过树木的光合作用和碳捕捉技术实现碳的零排放,而且由于碳的普遍存在,所以几乎人类的任何一个行动都排放着相应的含有碳元素的物质。对大众而言,不需要太多繁复的理论说明,只需告知他们哪些具体行动可以减少碳排放量,这类可量化的具体行为比较容易激发大众的成就感和主人翁意识,进而低碳慢慢地成为他们的自由自觉的生活习惯或常态。二、分析低碳概念有一类观点认为,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对全球气温的升高影响很小,地球温度的改变取决于地球的温度变化周期和其宇宙环境,亦即人类的各种高碳活动不是地球温度升高的决定性原因。【41西方国家,尤其是欧盟之所以会将全球气温的升高有意归结为人类的高碳活动,因为这背后是各国对政治经济利益的博弈,欧盟拥有比较成熟的低碳技术,如果将气温升高与人类的高碳活动直接必然地联系起来,那么欧盟便会通过其成熟的低碳观念和低碳技术获取巨大的政治经济利益,所以碳排放与气温的关系是某些人、组织或国家有意为之的结果。∞。1如何应对这类观点,我们需要在理论层面来探讨低碳概念的意义。低碳首先意味着人们开始重新思考近现代文明的合理性限度,而近现代的西方文明无疑是人类近现代文明的主干,近现代西方文明是以人的主体性意识的觉醒为核心,高扬人的理性自由,当这种主体性意识与工业革命相结合时,理论上的人类中心主义外化为实践生产生活中的人类中心主义,这种具有巨大现实力量的人类中心主义,将理论上人的中心地位实践化为人类对天地万物的贪婪攫取、生杀予夺,认为万物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只在于增进人类的福祉,特别是增加人的物质财富。虽然很难说低碳是一种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和行动,因为当今人们主张低碳生活的隐含前提依然是人类的福祉优先,之所以要过低碳的生活,其主要原因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威胁,但从客观效力上讲,低碳提供了一个全人类可以共同努力的方向,这种努力已经日渐推廓到一切非人类的存在者或存在物身上。为了解决高碳所引发的巨大危机,人类开始重新思考,怎样才能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共生共荣。当人类意愿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的意识觉醒时,往往不知道从何处着手,没有共同的方向,没有共同的行动,而低碳给出了一种切实的方向和行动,其切实性为低碳行动当下可以做、当下可以测量。同时,要看到低碳只是一种基于对工业革命进行反省和批判的特定活动,它本身并非人类最优的生活形态,而是人类在犯下了巨大的错误后,不得不采取的一种补救性的生活方式。有学者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为“自发低碳社会——高碳社会——和谐低碳社会的过程”呻J。这种观点无疑有拔高“碳”之于人类和天地万物的意义的嫌疑,这是因为:一方面,高碳或低碳有其特殊的理论与事件背景,在人类中心主义观念与工业革命结合之前,“碳”没有出现在人类的精神生活中,人从来没有从“碳”的角度来思考自身与天地——1——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1卷第3期万物的相处之道,而是有其他更重要的理论资源(如天人合一)来论说这类问题,因而“自发低碳社会”不能用来概括工业革命之前人与自然之间的本质关系;另一方面,高碳只是现代社会的一种特征,低碳直接应对高碳现实,对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有重大意义,但是这必须奠基于人类对自身本质的觉醒,自己对于天地万物的本分的觉醒。总的说来,低碳仍然是一种从人类中心主义出发的思考和行动,但由于它可以实实在在地改变人与天地万物相处的方式,故而它在一定程度上瓦解着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的瓦解意味着人开始意识到他在宇宙天地之间的恰当位置和生命本分,与其他存在者相比较,人类具有一定的优越性,然而这种优越性不应该被错误地理解为无条件地宰制其他存在者,即人类的优越性不应沦为人类自私贪婪的奴隶,进而剥夺践踏其他存在者;与此相反,这种优越性应该理解为一种责任,人类必须运用其优越性来好好照顾和爱护天地万物,必须有情有义地对待天地万物,助益天地万物之间的和谐共存。因此,人类是对天地万物满怀敬意的服务者、照料者,应用自己全副身心去敬重、关切和爱护一切存在者(包括人自身)和存在物,而不应以自己为中心,只关心自身的痛痒,漠视其他存在者和存在物。三、低碳概念的哲学反思根据低碳立场,人们固然会关注碳排放对全球气温升高的影响,以及气温升高所引起的可预见的灾难性后果,但是,低碳更关注怎样减少人类的碳活动所造成的污染。根据第二部分的论述,近代工业革命将人类中心主义这种具有潜在危险性的思维力量转变为巨大的现实力量,同时工业革命的另一个方面是满足人的自然欲望,它将人的物质利益追求放到了精神的提升(德性的完满、灵魂的完善)之上,加之欲望冲动的持续性和强度越来越大,人的物质利益追求会不断膨胀,人的物一8一质规定性在吞噬着人的精神规定性。人类中心主义的现实化和人类自然欲望的膨胀,通过工业革命完成了质的转变,一方面人的本质规定性发生了倒置,人的心灵在这样一个倒置的结构渐渐枯萎,然而这个基本事实却因人的物质世界的急速繁华有意或无意地被忽视了;另一方面,天地万物(包括人自身)遭受到了决定性的伤害,因为万物被置身于人的现实的暴力之下,万物的本真存在方式被暴力所渗透,万物被决定性地解构了,或被人奴役了。工业革命的现实本质是将能源转化为各种形态的力量,人类通过能源不断地强化着自己的力量,人类不断加强自身力量的思想和行动必然会打破天地万物之间本有的“生态”平衡,加之在工业革命中所使用的产生能源的化石资源(煤、石油、天然气等)内在地具有强污染性,这样,必然会加剧人类对天地万物的破坏,好比在一柄锋利的剑上涂上了剧毒的药。化石资源的一个普遍特性是燃烧时会释放二氧化碳和其他有毒气体,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但它的大量排放会破坏自然的碳平衡状态,因为碳是自然万物的基本组成部分,一旦碳平衡被打破,整个自然万物均会受到损害,加上其他有毒气体(一氧化碳等)的大量排放,对自然万物的破坏便是直接的了,如果说二氧化碳还可以通过多种植树木来转化,然而有毒气体对整个自然界(各种生命体和无生命存在)的伤害则无法被彻底挽救。低碳的直接含义并不仅仅是指向二氧化碳,更重要的是指燃烧化石原料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即低碳的本质含义为低能耗、低排放(量)、低污染,通过排放的精确量化来限制高能耗和高污染。低碳最终指向人类如何通过思想和行动的改变来实现自身与天地万物共生共荣、和谐共存,它应“建立在热爱自然、尊重万物的信念之上,意识到一个人道德觉悟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对人的态度,也取决于他以何种态度对待自然万物”pj。从学理上讲,人类应觉醒到自己在宇宙天地之间的恰当位置,自己生存于宇宙天地这个大生命里,万物是邻2011年总第43期任春强:低碳的道德哲学意义居伙伴,而不是被征服的对象,应反省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并在行动中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自工业革命后,碳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和生活的普遍元素,为了解决高碳危机,选择低碳便是一条必由之路,它是一种具有普遍现实性的去除人类中心主义的努力行动。四、低碳:人类重新审视自身与天地万物的关系的契机虽然人类所有的环保观念和行动不可能脱离自己的主观局限性,人类很难真正摆脱自己的主观立场去理解和保护天地万物,然而人类对自己所造成的不良或灾难后果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即便这种后果通过技术的力量已经达到人类难以彻底挽救的地步。在工业革命之前,人类的技术力量没有获得普遍的科学理论的支持,人类还没有真正地把天地万物作为对象来打量和思考,因为天地万物生养着人类,人类敬畏着天地万物,因而技术对人的本质来说不具有决定性的力量;而在工业革命时期,奠基于自然科学的普遍理论上的技术群获得无限膨胀的力量,技术群不断地异化着人的本质,它们决定着现代人的存在样态。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成为自己贪欲的奴隶,同时也是技术的奴隶,贪欲与技术的结合彻底改变了人类对待天地万物的看法和行动,这种结合体就像一台硕大无比的挖掘机,把天地万物挖得千疮百孔,然而天地万物原本是生养自己的母体。所以,低碳应对的不仅仅是人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同时也应对着人对自己心灵的污染,“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活方式,正走向人类文明的反面……不但污染了生态环境,而且污染了人们的心灵”¨引。在工业革命之前,因为技术只是原初的技术,不是科学技术,因而其改变自然的力量是十分微弱的,人类对自然环境没有形成实质性的伤害。而自文艺复兴以来,人与自己普遍的实体性(本质)分离,人的自然性成为近现代人的基本规定,其实质是人的生物性(欲望、本能等)成为人的思考出发点。在工业革命之前,人的自然性所包含的恶还停留于理论阶段,伴随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的普遍运用,潜在的恶被不断现实化。概言之,工业革命之前,人对自然的污染破坏十分有限,人的恶的自然性对其心灵的污染是主要的,而在工业革命时期,科学技术与人的恶的自然性相媾和,既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也对人类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污染,而且自然的污染与心灵的污染互相影响、互相增强。所以,对于工业革命后出生的人而言,被污染了的自然环境和心灵环境成了既定的现实,然而就人的普遍本质而言,人必须回到人的实体状态——善的、美好的状态,因此,去除自然环境的污染与去除人类心灵的污染是同步互补的。低碳是直接针对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而采取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行动㈨,此类行动的养成意味着人类开始努力与天地万物和谐共处,“超越个人私利和当代人的利益,代之以天人和洽、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观”…j,即一种“和合思想”Ll2|,这种思想意识的觉醒能促进人类心灵的完善,亦即低碳行动与人类心灵的净化正相关。五、结语人如何审视自身与天地万物的关系?一方面,人自身只有在“天一地一神(圣而不可测①具体的低碳行动可以借鉴日本的模式。(1)政府主导:政府制定规划和目标,负责监督管理,利用财税政策加以引导;(2)发展创新科技:大力发展节能减排技术,鼓励私有资本投人科研开发,建立国家研发体系;(3)制度革新:试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节能法》及其“领跑者”(top nlnner)制度,推行节能标识制度。推广“碳足迹”制度;(4)重视示范试点:建设“环境示范城市”;(5)加强国际合作:促进与相关国家的技术合作和经验分享,推廓环保合作倡议,加大环境保护资金的国际援助力度。(可参见陈志恒《日本构建低碳社会行动及其主要进展》。载《现代日本经济)2009年第6期)这种宏观的环保努力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助于从整体上形成低碳环保的风尚,移风易俗,能快速有效地改善整个社会的风气,同时,要让低碳的意义深刻化和持久化,必然要对它进行理论建构与哲学伦理的奠基,并通过个体生命的亲征,对自己的生命及其意义彻底地觉醒,对其他存在者和存在物的存在及其意义彻底地觉醒,通过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共同努力,才可能期待低碳环保成为人们(包括企业)自觉自愿的、发自内心的行动。一9一

文章来源:《低碳世界》 网址: http://www.dtsjzzs.cn/qikandaodu/2020/1103/627.html



上一篇:“低碳城市”的道德之维及实践路径
下一篇:低碳背景下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建构

低碳世界投稿 | 低碳世界编辑部| 低碳世界版面费 | 低碳世界论文发表 | 低碳世界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低碳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