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低碳世界》栏目设置[05/29]
- · 《低碳世界》收稿方向[05/29]
- · 《低碳世界》投稿方式[05/29]
- · 《低碳世界》征稿要求[05/29]
- · 《低碳世界》刊物宗旨[05/29]
两会云客厅·包头时刻:工业重镇低碳转型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有6个在包头,“草原钢城”的工业中心地位就此奠定。“十四五”开局之年,这座北方工业重镇,如何提振精气神,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局面?3月6日,
“一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有6个在包头,“草原钢城”的工业中心地位就此奠定。“十四五”开局之年,这座北方工业重镇,如何提振精气神,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局面?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包头市委书记孟凡利做客人民网《两会云客厅·包头时刻》,围绕“十四五”规划、营商环境、碳达峰和碳中和、稀土产业等热点话题,通过全息媒体技术与主持人展开深度对话。
建设新包头,打造新能源完整产业链条
关于包头市在“十四五”期间和面向二〇三五年的战略定位和目标任务,孟凡利用一句话表述:“按照一个总定位,建设四个城市,建设四基地两中心一高地一体系,打造新时代新包头。”
“一个总定位”就是打造繁荣昌盛、欣欣向荣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包头;“四个城市”是要建设富有影响力的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建设让包头人民引以为豪的创新创业城市、美丽宜居城市、幸福平安城市;为了建成富有影响力的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包头市归纳总结了“四基地两中心一高地一体系”作为主攻方向和着力点。
长期以来,包头一直是一座因原材料工业而闻名的城市,矿产资源丰富,其中包头稀土储量占到全国84%、去年稀土产量占到全国52%。“建设全国重要的新型材料产业基地,包头是有基础、有能力的。”孟凡利表示,为了实现全国重要的新型材料产业基地的目标,下一步包头市将主要抓三方面工作:一是固根基、扬优势,继续大力发展原材料工业;二是强弱项、补短板,以更大力度发展新材料;三是积极发展材料产业相关的服务业,比如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电子交易等服务体系。
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能源产业基地,包头市在非化石能源方面优势突出,自然条件、产业基础、产业链条优势明显。孟凡利说,包头的风、光等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风力发电方面一年可以利用时间在3000小时以上,太阳能发电每年可利用天数在300天以上。包头市正在力争加快形成新能源完整产业链条的各类企业的集聚,成为围绕能源生产与消费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的城市。
深化“放管服”,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就是一座城市最好的‘梧桐树'、最大的‘吸铁石'。”孟凡利说,去年以来,他们下定决心要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为方便企业和居民办事,现在包头市已经在非工作日实现随时办事,365天‘不打烊'。”
对话中,孟凡利特别提到了几个优化营商环境的特别措施,其中一项就是在全市建立了“1 10 N”的“包头企业高管”微信群。他说,“在市级微信群里,成员包括全市所有‘四上'企业的高管和市四套班子的主要领导、班子成员、市直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以及各旗县区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企业在这个群里可以随时咨询,提要求。”孟凡利说,这就使得企业家与政府之间的交流没有时间和空间的距离,随时可以说,随时可以办。
孟凡利认为,一是要打造一流的政务环境,关键是“两句话、六个字”,即政府改革要继续深化“放管服”,行政行为要加快实现“少好快”;二是打造一流的法治环境,主要是四个关键词,即依法、诚信、公平、透明;三是打造一流的产业环境,也是四个关键词,即市场、要素、生态、氛围;四是打造一流的城市环境,要生态美、便利化、品质化。
谈到营商环境打造,孟凡利有感而发:
“不管企业也好、市民也好,大家办事不用到处托人找关系,更不用花钱送好处,就能把事情很简单、高效地办好。”
“城市一定要有内涵,要有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艺术精神,让市民、游客、投资者、创业者,让来求职的人,都能感受到城市的文明,不断感受到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瞄准新能源,抓住城市低碳发展新机遇
包头是一座传统的重工业城市。我国力争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对包头来说既是重大责任,也是重大挑战,更是重大机遇。孟凡利说,包头本来就是能源消耗大户、碳排放大户,必须尽快降下来。而从另一方面来说,生产方式的转变本身就是增长和发展的机会,“如果我们能够抓住机会,能够比同行、同业和同类城市先行一步,那就是巨大的发展机遇。”
孟凡利介绍,包头市围绕碳达峰、碳中和需要开展的工作,主要包括三大类六个方面:第一类是围绕能源生产展开的,一要发挥风能、太阳能的优势,为包括绿电、绿氢在内的新能源生产做出贡献,二要大力发展新能源以及非化石能源相关的装备制造业发展,争取为全国的非化石能源生产、利用做出贡献;第二类是围绕能源消费展开的,包括全面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第三类是围绕碳处理展开,一要积极推进碳捕集、碳封存、碳利用技术的广泛应用,二要大力加强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建设,努力提高碳汇能力。
文章来源:《低碳世界》 网址: http://www.dtsjzzs.cn/zonghexinwen/2021/0307/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