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中英科创合作大有可为

来源:低碳世界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4-2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国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视频致辞。 孙自法 摄 中新网深圳4月24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一段时间以来,碳达峰碳中和议题备受瞩目,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广受关注。24日在深圳

中国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视频致辞。 孙自法 摄

中新网深圳4月24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一段时间以来,碳达峰碳中和议题备受瞩目,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广受关注。24日在深圳举办的“中英工程技术绿色低碳发展论坛”则提出,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中英科技创新合作大有可为。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长吉姆·麦克唐纳爵士视频致辞。 孙自法 摄

中国科技部部长王志刚指出,中英两国在依靠科技创新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存在广泛共识,双方在此领域开展合作大有可为。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长吉姆·麦克唐纳爵士认为,英中两国在能源、脱碳研究与创新方面的合作历史悠久且富有成效,他希望能够建立一种与当今英中两国政府碳中和、净零排放长远目标相匹配的工程技术合作伙伴关系。

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表示,中国工程院将秉承中英两国科技合作良好传统,与英方在脱碳领域积极交流,开展更深层次合作。

作为第十九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重要内容之一,由中国科技部、中国工程院、英国皇家工程院共同主办的“中英工程技术绿色低碳发展论坛”当天下午在深圳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举行。聚焦论坛主题,中英双方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及企业家代表通过视频连线展开交流研讨,共议科技应对之策,共商未来合作之道。

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视频致辞。 孙自法 摄

王志刚说,实现脱碳减排、推动绿色发展,已成为各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共同行动。碳达峰碳中和将引发以去碳化为标志的科技革命,催生基础研究领域的一系列新理论新方法新手段,推动孕育一系列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国际科技界和全球科学家提供广阔的合作创新空间。

他透露,围绕实现中国向国际社会作出的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郑重承诺以及“十四五”规划提出的绿色低碳发展目标,中国科技部正在加快制定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技术路线图,全面推进研发攻关、平台建设、成果示范和国际科技合作。

王志刚表示,中国科技部赞赏英方提出的中英双方围绕脱碳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开展务实科技合作的建议,愿意共同分享绿色低碳领域的科技规划、政策工具、行动举措等方面的有益经验,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携手实现低碳减排目标树立一个国际科技合作的典范。他希望中英双方以本次论坛为起点,共同建立更加有效的科技合作平台,加快推动在碳达峰碳中和领域开展一批联合研究项目,以双方的实际行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快绿色低碳发展。

吉姆·麦克唐纳提出,英国皇家工程院已在积极支持英国政府将工程系统思维作为重要工具,管理实现净零排放目标过程中发生的多重转型。未来英方将与中国科技部、中国工程院、高校和科研院所及工商界等一道,在两国包括氢能、电网技术和建筑环境在内具有优势的新兴技术领域,开展一系列后续合作,开发新的知识共享机制,为两国的脱碳目标服务,为两国成为全球脱碳行动和全民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先驱提供支持。

“工程科技在脱碳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李晓红称,中国工程院将秉承中英两国科技合作良好传统,与英方在脱碳领域积极交流,通过举办研讨会、开展联合研究等形式,与英方在脱碳的战略路径和政策建议方面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更科学客观地为两国政府实现脱碳目标建言献策,将中英脱碳领域合作打造成为共同应对气候挑战的成功范例,以中英脱碳合作为契机,促进各国工程界携手应对气候挑战。(完)

文章来源:《低碳世界》 网址: http://www.dtsjzzs.cn/zonghexinwen/2021/0425/1085.html



上一篇:万事达通过NFT追踪碳足迹来降低碳排放量
下一篇:“低碳出行 绿色环保”内乡县周营小学开展世界

低碳世界投稿 | 低碳世界编辑部| 低碳世界版面费 | 低碳世界论文发表 | 低碳世界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低碳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