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低碳世界》栏目设置[05/29]
- · 《低碳世界》收稿方向[05/29]
- · 《低碳世界》投稿方式[05/29]
- · 《低碳世界》征稿要求[05/29]
- · 《低碳世界》刊物宗旨[05/29]
医疗低碳有多远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低碳不再是新鲜名词,也不再是他山之石,而将成为我国医院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 “说到低碳,院长们几乎没人愿意跟我来讨论。”面对《中国医院院长》记者,浙江省台州
低碳不再是新鲜名词,也不再是他山之石,而将成为我国医院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
“说到低碳,院长们几乎没人愿意跟我来讨论。”面对《中国医院院长》记者,浙江省台州医院院长陈海啸脸上挂满了失意,“但是我对这个很感兴趣。有研究称,按照目前的耗能和高碳排放趋势,地球几百年后将不再适宜人类生存。我们应该想的是怎样才能使地球永远持续下去。”
而医疗减碳同样引起了有识之士的注意,因为医疗是人类活动永恒的主题。随着人们对生命质量要求的提高,医疗的碳消耗量在近年已呈现出大幅增长之势,尤其人口老龄化的迫近和医疗水平的提升,将更使其碳消耗量面临可以预见的陡增。
记者走访后发现,目前高举低碳大旗的医院,却往往是民营医院多于公立医院、专科医院多于综合医院、小医院多于大医院。谈到这个问题时,一位不愿具名的三甲医院宣传中心主任认为,“首先是低碳概念缺乏定义,其次是医院本身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保证医疗质量是最重要的任务。”
而身为二级医院的上海市东医院院长陈允硕认为,资金短缺是小医院进行减碳的主要动力,“我们当初搞低碳建设就是因为经费紧张。建新楼前医院一年营业额才9000万元,新楼水电费就近1000万元,不得不狠下心来抓低碳建设。”
上海试验
“政府对医疗行业的减碳改造缺少明确的指标要求,也没有针对性的解释和引导。大家误以为,如果发展低碳,就一定是以牺牲单位的生产力和减少产值为代价,由此才造成了医疗低碳曲高和寡的现状。”黑龙江省卫生厅计财处处长孙锡昌向记者表示。
其实,早在我国加入《京都议定书》之初,国家的节能减排工作即有安排。很多省市政府也根据自身的情况,在所属辖区内开展了一些减碳的试点。然而医院并未被列入主要减碳单位。陈允硕提到2008年自己主动减碳时,曾想寻求有关部门的支持,但最终竟自荐无门。“发改委、建交委、环保局、卫生局、街道办等都有减碳指标,但他们都说不包括医院。”
后来,通过他的反复呼吁,结果还算令人满意。“我通过区政府的协调会,最终取得了大家的支持。区卫生局给我们投资了200万元,发改委也奖励3万元作为我们主动减碳的表彰。”陈允硕说,“现在我们每年节约754吨的碳排放,费用相当于150万元。”
如今,中国已经在十几个城市建立了碳交易所,并计划于2015年之前建立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平台。但业内人士告诉《中国医院院长》记者,由于审核企业减排量方面的花费巨大,所以碳交易主要集中在“能耗集中、可供减排额巨大”的电厂和大型企业中,尚未有医院参与。
在此方面,上海或许会成为先行者。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下称“申康”)已从2007年开始在17家市级医院中开展减排试点,并计划于2011年在全市铺开。有数据统计,上述17家医院的能源消耗已从2006年的9.45吨标煤/床日降到2010年的8.2吨标煤/床日。
随着硬件工程的改造日臻饱和,低碳化管理也开始放上桌面,申康计划在2011年投资2200万元在4家市级医院中建设能源智能化平台。而相关的具体指标已经下达,申康要求下属医院要在2011年实现每万元GDP碳排放量降低1%的目标。
与中国医院低碳发展多由民间发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国是自上而下地由主管部门垂直推动。其中,英国国家卫生服务部(NHS)作为牵头组织方,对于行业低碳的研究、规划和管理起步较早,效果也很显著。
本世纪初,英国政府调查中发现,公立机构中,医院的碳排放量最大,占到所有的政府资助企事业部门碳排放量的1/4。于是NHS详细地总结了从1990年到2007年的资料,发现近20年间整个医疗行业碳排放量足足增加了40%。为此,NHS联合有关部门,就英格兰NHS所属医院碳排放量进行了详细的逐条调查,并规划出NHS的医院低碳目标和模式。
在2009年的报告中,NHS统计称,该国医疗系统的碳排放量中,22%存在于建筑的耗能上面(水、电、热、制冷等设施的碳排放),18%属于运输行进的碳排放量(例如工作人员、访客以及患者的走动),而60%属于采购环节的碳排放量(见图1)。
NHS随即确立了自己的减碳目标,在2007年碳排放量2050万吨的基础上,到2015年实现10%的减碳排放,即约186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而综合考虑了医疗发展因素,以及减碳因素,2020年的碳排放目标为2300万吨排放,这就相当于年排放比当前趋势减少了400万吨(见图2)。
文章来源:《低碳世界》 网址: http://www.dtsjzzs.cn/qikandaodu/2020/1216/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