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低碳世界》栏目设置[05/29]
- · 《低碳世界》收稿方向[05/29]
- · 《低碳世界》投稿方式[05/29]
- · 《低碳世界》征稿要求[05/29]
- · 《低碳世界》刊物宗旨[05/29]
低碳生活的环境道德诉求(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环境伦理学家认为,人类的道德觉悟会不断提高,道德关怀的对象将不断扩展。彼得·S·温茨(Peter S.Wenz)用大树的年轮 (同心圆理论)来比喻这种道德“扩展的共
环境伦理学家认为,人类的道德觉悟会不断提高,道德关怀的对象将不断扩展。彼得·S·温茨(Peter S.Wenz)用大树的年轮 (同心圆理论)来比喻这种道德“扩展的共同体”模型:以作为道德主体的自我为中心,向外以圆圈扩展,依次代表对家人、邻居、社区、国家、人类、未来世代人的义务,以及对家养动物、野生动物、植物、濒危物种、生态系和地球生态圈的义务。他还提出了道德演进的一个模式:人们首先只对与自己切近的人群产生道德关怀,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来被排斥在道德共同体之外的群体 (如被征服的民族、奴隶等)逐渐被纳入进来。到现在,人们已建立起一些对全人类的道德义务,随着共同体的进一步扩展,人类就有可能将非人类生命纳入道德共同体。这一见解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同心圆扩展的过程是人的认识能力和觉悟层次不断提高的过程,人在“自己为自己立法”(自律)时不仅要考虑人与人之间的利益,还要关照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自然虽无清醒的道德意识,无法成为道德主体,但它与人一起构成缤纷多彩的自然共同体,我们必须从道德上关心无生命的生态系统、自然过程以及其他自然存在物。罗尔斯顿在他的《环境伦理学》中,专门探讨了大自然所承载的 14种价值,并总结到:“大自然是一个神奇的生命支撑系统、资源系统和文化基础。”[2]人们不可能离开自然而生存,低碳生活首先要建立在热爱自然、尊重万物的信念之上,意识到一个人道德觉悟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对人的态度,也取决于他以何种态度对待自然万物。
(二)关照整体,惠及后代
环境道德是用于调整人这一“族类”与他类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代际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环境道德要求人们要有人类整体意识和未来意识,不能只顾自我利益和本位利益而祸及人类整体利益和未来发展。人类作为一种生命形态,与其它非人类的动物一样,也需要消费自然资源才能维持生存。但人类的消费方式与动物不同,后者是有限的、直接的消费,前者则通过生产劳动把资源加工成生活资料加以享用,且加工的对象极其广泛并不断扩展。产业革命让人类文明进入了全新的工业时代,生产的重点从生活资料转向了生产资料,开发的范围从地表资源延伸到了地下资源,利用的对象从分散的可再生能源转向了利用集中的而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能源,经济运行的机制从自然经济转向了市场经济,遵循“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结果使自然环境遭致严重破坏。人类在反思工业文明时,生发了生态文明新理念,渐渐醒悟到要以负责的态度对待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地球。爱护环境、节约资源、合理抑制欲望是人类的明智选择,是解决人类生存与发展困境的必由之路。过度消费不仅是对环境的一种掠夺,同时也是环境伦理学上的一种不道德行为。
我们面对的生态环境具有不同于其它具体存在物的重要特点,具体表现为:(1)开放性,即生态系统的构成因子如空气、海洋、河流等处于物质互换和不断流动的开放状态;(2)边界不清晰性,如河流的上游与下游、山的南坡和北坡、生产链的始端和终端、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等,其界限都是模糊的、不清晰的;(3)外部性,指相对于人而言,环境是外在的,人对环境的污染也是向外的;(4)综合性,指环境状况由各种因素交互作用而成;(5)环境反应的迟滞性与累积性,指环境对人之作用的反应具有滞后、积累、富集的特点,微弱的改变假以时日便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6)巨大性,表现为环境的规模、范围、具有的能量、产生的影响等极大,是任何具体系统或存在物无法比拟的。对于这样的对象,要解决它存在的问题,没有整体利益、没有长远打算、没有对人类的责任感,是无法找到正确路径的。
在生产力高度发展、一部分人已经富裕起来的当代社会,对奢侈生活的追求有条件变为现实,但这种生活要以资源的大量耗费为代价。资源环境是“公共土地”,个人不应自私自利地占据太多。低碳生活提倡人们的衣食住行、日常起居本着低消耗、低开支、低成本的原则行事,这不单是经济发展和人类实际生活的需要,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公民舍小利而取大义的环境道德情操的具体体现,应予以肯定和赞赏。
(三)关注心灵,砥砺本性
低碳可以改变生活但改变不了人心,而人心不变,行为就难以持久。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改变最终将依赖于人心灵的转变,依赖于恰当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人的灵性,这种灵性将提供保护自然的强大行为动力和自觉意识。
文章来源:《低碳世界》 网址: http://www.dtsjzzs.cn/qikandaodu/2020/1103/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