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低碳世界》栏目设置[05/29]
- · 《低碳世界》收稿方向[05/29]
- · 《低碳世界》投稿方式[05/29]
- · 《低碳世界》征稿要求[05/29]
- · 《低碳世界》刊物宗旨[05/29]
低碳生活的环境道德诉求(4)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五)扩展典型的示范效应 低碳生活道德觉悟的培养,可以通过树立典型、示范带动的方式引发人们的低碳道德意识及其行为选择。在此过程中选好榜样很重
(五)扩展典型的示范效应
低碳生活道德觉悟的培养,可以通过树立典型、示范带动的方式引发人们的低碳道德意识及其行为选择。在此过程中选好榜样很重要,大力扶持与推介同样是需要认真对待的一项工作,特别是在人们的意识比较薄弱的初始阶段,这种以点带 (动)面、树立标杆的做法很有效力。
“低碳”本是一个技术概念,当它成为一种世界潮流和发展趋向时,遂嬗变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低碳生活不是时尚标签,而是一种生活态度和道德境界。
一、低碳及低碳生活的本真意义
21世纪是生态化的时代,“环保”、“生态”、“绿色”、“低碳”已成为普世性的时尚理念和热门话题。几个词语从不同角度阐释着人们对待环境问题的基本主张和根本办法。“环保”是最早使用的一个环境科学用语,它从一般意义上概括了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基本态度——不应破坏,而应保护;“生态”是伴随着生态学的兴起与发展,从其所强调的整体性出发对人与自然关系提出的见解,意在突出自然的本性及内在规律,关注生态系统的整体平衡;“绿色”以形象化的方式传递着尊重自然、爱护环境的理念,侧重自然环境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联系;“低碳”是一个技术用语,主要应对的是全球气候变暖现状,倡导“节能减排”。不管用词如何变化,其宗旨却是相同的:保护环境,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共生共荣。
时下风靡的“低碳”(low carbon)一词,意指较低 (更低)的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为主)排放。它是人类在面对全球温室效应时提出的技术概念,用一个国家的碳排放量来衡量这个国家的能源消耗量。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有害气体 (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不断出现,人类引以自豪的高速增长也因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而面临窘境,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遭遇严重危害。面对这样的情势,急需世界各国减低或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于是从 20世纪末到 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协商联盟提出了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指标体系。“低碳”意味着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是以实际的生产和生活行为来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如今,低碳内涵已延展到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生产、低碳技术、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低碳世界、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家庭、低碳文化等各个领域,成为学者、专家、官员甚至一般百姓的常用术语,表征着经济社会的历史演进与时代发展的一种潮流和时尚。这种潮流是引领发展格局和世界走势的潮流,这种时尚是反映社会公德和时代精神的时尚。
“低碳生活”(low carbon living)是说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是人们改变落后生活方式的基本取向和行为准则,是一种健康、自然、安全同时低成本、低代价的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对于普通人来说,低碳生活是一种态度、一种觉悟,即从衣食住行、日常起居的点滴细节做起,注意节电、节油、节气,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就是在践行低碳生活。
低碳及低碳生活的本真内涵,与“环保”、“生态”、“绿色”的价值取向一致,实际上就在于通过人行为 (生产、生活等)的改变,处理好人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谋求人与自然的永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与协同发展,需要从制度建设、管理体制、生产模式、技术进步等诸多领域加以营造,同时,还必须要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伦理信念和道德准则,不断提高人们的道德觉悟。解决环境问题的起点是人之观念的转变、认识的提高和思想的统一,落点是制度建设。环境道德建设虽不具有强制约束力,但却是制度规约的前提,同时,在影响人的行为方面发挥着无孔不入的广泛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低碳生活方式的建构和普及,离不开全社会环境道德水平的提高;也就是说,低碳生活对环境道德有着诸多方面的诉求。
二、低碳生活的环境道德诉求
环境伦理学是研究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伦理问题的学说,其目的是为环境保护提供一个恰当的道德根据。低碳生活内含着一种环境道德追求,在实施低碳生活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观念的革新,树立环境道德新理念。
(一)关怀自然,尊重万物
环境伦理主张摒弃传统的、将道德关系仅限定在人与人之间的旧有观念,提出将道德关怀的对象扩展至整个自然界,使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律与宇宙万物的自然律融合统一。国际著名环境伦理学家霍尔姆斯·罗尔斯顿 (Ho lmes Rolston)在其名著《环境伦理学》中指出:“人的生活要遵循自然:即意识到大自然对我们的影响以及大自然对我们的行为的承受极限。否则,我们的生活将处处碰壁;我们会不知天高地厚。大自然没有为我们的人际事物提供伦理指导,但人类的行为必须采取一种适当的方式以适应我们的环境,适应世界给我们提供的条件。这是环境道德的核心,也是爱默生的观点——道德行为就是与自然律保持一致——所力图要表达的智慧。”[1]只有在内心深处摆正了大自然的位置,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了一种新型的伦理情谊关系,人类才会真正地尊重和热爱大自然;只有这样,威胁着人类自身生存的环境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文章来源:《低碳世界》 网址: http://www.dtsjzzs.cn/qikandaodu/2020/1103/633.html